楞嚴經小筆記-6
整個楞嚴經的修學—在於返妄歸真,破除障礙。
首先第一的是:先安住真如、依止處很重要。
例如:想要煮飯,要先找到米,然後再煮飯,如果拿沙子去煮,即使煮了很久,頂多只是熱沙子,而不是飯。所以煮沙不能成飯。
意思是:即使做了很多的加行,沒有用到真實的本心,那是沒有效果的,所以古德說: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。」因為沒有依止真實的心。
故安住真如本性是重點,佛陀在楞嚴經花了三卷半來闡述。
在此有三個主題是重點:
- 破除虛妄:在《楞嚴經》的觀念,所有的修學,要透過你內心的智慧觀察,要由內而外的;修行是從你內心發動的,不能從外境而來,到最後,很容易被外境所破壞。
例如:看到人家拜佛,拜得很好,自己也跟者拜;看到人家念佛很好,自己也跟著念,這是沒有用的。
再例如:阿難尊者,他剛開始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而出家,結果他還是被摩登伽女的邪咒所破壞,因為他沒有找到他的本性。
首先要破除,我們過去很習慣性,使用的這個「攀緣心」;在經中所謂的「七處破妄」
- 開顯真實
阿難尊者的心,被破到最後,他自己說:「那我的心在那裡呢?是不是己經沒有了?」 佛陀說還有,佛陀先破後立。
在眼睛叫做見性,在耳朵叫做聞性,佛陀用十個地方,來開顯我們的真心,是隨時存在的,只是我們沒有認識它而已。在經中為「十翻顯見」。
- 真妄不二
佛陀剛開始把真跟妄講得很清楚,什麼是妄?什麼是真?最後告訴你,其實「妄的本質就是真」,只是迷跟悟的差別。
當我們迷惑的時候,「全真成妄」
當我們悟的時候,「全妄成真」。
所以今天要「回家」,不是把妄想捨棄掉,只要不随妄轉,妄想就會改變。
也就是「即妄顯真,就路還家」。
藕益大師的總結是:讓我們了解「達妄本空,知真本有」(很重要,要好好的參悟)
妄想的本性是空的,面對妄想時要知道,它是緣生緣滅的,它是不真實的。
當我們覺悟了以後,妄想自己消滅掉;就像水泡一樣,太陽出來,它自己消失掉。